为进一步深化基层治理骨干队伍建设,提升社区保障资金项目规范性、专业性,推动2025年社区保障资金项目顺利立项实施,草池街道联合成都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25年2月11日组织开展2025年第一季度社区保障资金业务培训会,下辖17个村(社区)书记、经办人员以及社会治理办工作人员共40余人参会。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定位培训重点。前期,为深入了解各村(社区)实际情况,草池街道社会治理办联合街道社会工作综合服务平台,于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对辖区17个村(社区)开展了全方位的走访调研,发现部分村(社区)在保障资金项目立项、备案及实施过程中存在政策理解偏差、使用方向局限、预算编制不准、归档材料不全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次培训精准发力,对症下药,力求社区保障资金使用合理、成效明显。
深度政策解读,夯实资金管理基础。培训会上,专家老师对社区保障资金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系统阐释。一是资金使用原则及目的。详细解读了“村财村管、居财居管”“民事民议民定、共建共治共享”“自下而上”三大原则,以及坚持党建引领、以民为本等四大使用原则,进一步明确了提升社区公共服务和发展治理水平的资金使用目的,为参训人员在资金管理和使用上提供了基本遵循。二是优先支持项目讲解与负面清单界定。对城市社区及涉农社区和建制村优先支持项目进行详细讲解,如城市社区的社区总体营造、“信托制”小区治理,涉农社区和建制村的农村社会治安维护、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等。同时,清晰界定负面清单,让参训人员明确资金使用边界,避免违规操作。三是政策新变化解读。重点对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自筹资金比例调整、文体活动类项目经费限制等进行解读,帮助参会人员准确把握政策导向,及时适应政策调整。
详解使用流程,规范资金使用程序。深入讲解社区保障资金“五步工作法”使用程序,并对每个环节进行细致说明。一是项目征集。强调要通过多种方式广泛收集居民意见,确保征集意见面不低于常住人口户数的30%,以充分了解居民需求,确保项目符合社区实际情况。二是项目确定。详细介绍议事会职责和议事规则,以及项目备案的流程与要求,罗列所需资料清单,确保项目确定过程民主性、规范性。三是项目实施。明确不同金额项目承接主体的确定方式和实施要求,确保项目实施过程合法合规、科学合理。四是项目评议。说明评议标准和流程,以及对不合格项目的处理方式,为项目质量提供有力保障。五是项目监督。强调各级监督责任和档案资料管理的重要性,确保资金使用全过程有效监督及项目资料完整留存。
聚焦常见问题,增强实际操作能力。针对社区保障资金使用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集中解答,为参训人员提供操作指引。一是使用流程问题解答。通过具体问题分析,明确村(社区)议定项目的时间要求,对项目多次流标、承接主体筛选、同一社会组织承接项目限制等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规范资金使用流程。二是项目方向。指导参训人员如何判断一个项目到底是微更新还是基础设施项目,准确归类包含多类服务的项目,明确资金在社区集市组织、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等方面的使用规范,确保资金使用方向正确。三是财务管理。对审计费用承担、专家劳务费列支、志愿者补贴及保障资金能否用于购买固定资产等财务管理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为实际工作提供明确依据。
现场提问答疑,强化培训成果效能。培训尾声设置专门的答疑环节,积极引导参训人员就此次培训及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针对健身器材安装责任主体如何判定、社区保障资金项目营利性收入及赔偿资金如何处理、社道硬化立项能否拆分等实际问题,专家老师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有效提升了参训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了培训成果。
“
此外,此次培训还设有课程满意度调查环节,通过现场发放调查表,进行参训人员对课程内容、培训安排、培训师资等方面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收集,作为后续培训改进提升的重要依据。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有效提升了参训人员对社区保障资金的认识和管理能力,为2025年保障资金的规范使用和社区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草池街道将持续关注下辖各村(社区)保障资金的使用情况,加强指导和监督,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推动社区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图文、排版:木木
审核:星萍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The End-
欢迎关注同同
成都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Chengdu Datong Social Work Service Center
营造多元共治的新社区
电话|028-87747155
网址|www.cddtsg.com
抖音|成都大同社工
微博|成都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地址|金牛区九里堤北路星科北路11号